標題:
[心情分享]
評論:《藍宇》與《北京故事》思想性之差距
[打印本頁]
作者:
gdoctor
時間:
2010-10-22 03:48
標題:
評論:《藍宇》與《北京故事》思想性之差距
由著名香港導演關錦鵬執導的反映邊緣人群情感生活的影片
《藍宇》
暨在嘎納電影節上受到了廣泛好評後,近日又在台灣
金馬獎
的角逐中獲得十項提名,最後贏得了包括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獎在內的四項大獎,成為本屆金馬獎的最大熱門和贏家。影片《藍宇》是根據著名的網絡流行小說《北京故事》改編而成,影片中兩位男主角之間那份濃縮了人世間所
有真摯、純潔和美麗的超越世俗的情感給心靈帶來的深深震撼使這部「另類」影片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喝彩。不可否認,關錦鵬的這部反映邊緣人群情感生活的電影無論在藝術性還是在思想性上都取得了較大的成功。但是,影片《藍宇》與原著《北京故事》相比,在藝術性和思想性上都還存在著比較明顯的差距。 原著《北京故事》是一部典型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品,是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愛情宣言。它不但講述了一段動人的真摯情感,更重要的是它還從一個側面批判了社會現實,反映了文明民主進程,有其深刻的現實意義和歷史價值。影片《藍宇》沒能反映出原著的思想境界以及深遠的現實意義和歷史價值。
第一,影片《藍宇》沒能反映原著作者批判現實的寫作意圖和悲劇性結局的真正意義。原著《北京故事》向人們講述了一段超越時空的真摯情感,作者以悲劇性的結局犀利地批判了不公正的社會現實,有力地控訴了現實社會對邊緣群體的歧視和不公以及這種歧視和不公給他們帶來的無盡痛苦。原著中當捍東守在藍宇的屍體旁邊情不自禁時,有人勸他「冷靜點」,捍東用最有力的思想回應了他們,同時也回應了整個社會,整個現實世界——「滾!!你們這些活著的和死去的人都看著吧!!我再也不用掩飾、隱瞞,我要守在他的身邊!!!你們可以當眾高歌你們的愛情,摟著你們的愛人親吻,難道我連為我死去的愛人傷心都不行嗎?」這就是他發自內心的對這個社會最有力的吶喊,同時也是那個群體對這個不公正的現實社會的最有力的控訴。而影片《藍宇》的編劇和導演並沒有領會到原著作者的這一寫作意圖,對最後的悲慘結局缺乏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只是用「天地不仁」的偶然來解釋。他們沒有領悟到作者講述這樣一段感人故事並以悲劇作為結局的根本目的,沒有領悟到那段感人愛情故事的悲劇必然性。作者就是要用故事中兩個男主角真摯感情悲劇結局的個體偶然性表現當前充滿歧視的社會現實中整個邊緣群體悲劇結局的必然性。原著作者要用藍宇的純潔的血和捍東無悔的淚來洗刷掩蓋在這個原本應該真誠、善良、平等、博愛的世界上的那一片不公的恥辱;用他們生命譜寫的愛情篇章來喚醒現實社會對那個飽受歧視的群體的哪怕是絲毫的關注、理解和寬容;用他們美好感情最後的悲劇結局批判不公正的社會現實。影片《藍宇》只是單純地為了言情而言情,失去了原著所反映的深層次思想內涵和深刻的現實意義。
第二,影片《藍宇》沒能著重反映社會現實以及文明民主進程。原著中兩位男主角所走過的曲折艱辛的追尋自我的路,不但記錄了他們個人在痛苦中艱難尋找自己的情感坐標的過程,同時更真實地反映了那個被認為是「另類」、「罪惡」的邊緣群體尋求理解、寬容和自由的曲折艱難的道路。從一開始,捍東和藍宇之間的情感糾葛就一直都是在室內展開,他們從來沒有在公眾場合表露他們之間美好的情感。這說明了他們代表的那些所謂「荒謬、無恥、墮落」但實際上是「純潔、無辜、永恆」的情感只能在社會最不被注意的角落裡找到自己的位置。1989年的一個夜晚,捍東和藍宇在一個停車場中忘我地相擁。那是他們第一次在公共場合表露他們真摯純潔的情感,然而伴隨他們的「沒有明媚的陽光,只有漫長的黑夜」。這不但真實地描繪出了他們兩個人當時因為社會對那個邊緣群體的錯誤歧視而不敢正視和認同自己的情感的複雜心理,更揭示了當時的社會對這個群體完全沒有認識、瞭解,更談不上理解、包容和認同了。他們只能生活在暗無天日的無盡黑夜之中。後來,在劉征家裡,捍東感受到了「從沒有過的認同感,我們不再需要掩飾、隱瞞,一切都那麼自然、和諧」,但是「外面冰冷的雪仍在下著……」1995年,當他們歷盡了生活艱辛和感情洗禮,他們的真愛終於衝破了各種各樣的重重阻力,融化了所謂的「正統禮教」鑄成的堅冰的時候,他們再一次在公共場合深情相擁。這時,他們高唱著勝利的歌曲,振奮自己的精神,鼓舞自己的力量。他們已經無所畏懼,因為他們已經敢於直面自己的真情實感,真愛給了他們無盡的勇氣。陪伴他們的是「明媚的陽光和寂靜的群山」。那時候的社會可能已經對那種現象和文化有了一些瞭解和認識,那個群體也得到了一些關注甚至理解和寬容,但是陽光雖然明媚,群山卻依然寂靜。現實依然殘酷,那條通往文明和自由的路還有很長。但無論如何,它宣告了那個群體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存在,希望能在這個本來就屬於他們自己的社會中尋找屬於他們自己的位置,有了追求理解、認同、平等和自由的強烈願望。同時也宣告了他們將朝著這個崇高的理想前進,為這個理想而同這個殘酷的現實鬥爭的堅定決心和信念。最後「那橘紅色的陽光中,我隱約地看到藍宇慢慢向我走來,他憂鬱地望著我,然後輕輕地笑了,那樣自然、恬靜、燦爛……」它是主人公最後的希望,也是那個邊緣群體最後的希望,是對這個冷酷無情的現實的最後希望。而影片《藍宇》沒有注意和領悟到原著中上述細節描寫的重大意義,只注重反映主人公個人的感情世界,忽略了更重要的對他們身邊環境和現實的表現,沒有著力反映這樣的社會現實和文明民主進程,失去了原著劃時代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價值。
第三,影片《藍宇》沒能正確把握和反映原著《北京故事》發生和發展的社會歷史條件。作者之所以把故事定名為「北京故事」,而不是香港故事、台北故事是有原因的。把這個故事安排在八、九十年代北京,也是有其深刻的歷史和現實意義的。因為北京是中國社會的縮影,而那個時代的中國社會更是濃縮了整個世界正統、專制以及歧視的陰影。然而,那有是個蘊藏著無窮變革動力的時代,是專制與民主、壓迫與反抗、束縛與自由激烈碰撞的時代。人們一方面感受到的是專制的束縛,另一方面更多的是對民主自由的渴望和希望。影片《藍宇》的編劇和導演都常年生活在相對自由開放的香港,沒有親身體會到那樣一個社會現實的殘酷和壓抑,所以他們也不可能對作者把這個故事安排在八、九十年代的北京的原因有一個清楚、正確的認識。缺乏那樣的生活經歷和對當時環境的感性認識導致了他們對原著中的人物形象也缺乏準確的把握。導演甚至對原著的前幾章表現出不屑,由於一開始藍宇和捍東的相識是一種金錢和肉體的交易而認定藍宇這個人物形象不夠完美。但是他沒有認識到藍宇當時的這種做法是當時他所處的個人生活環境和當時中國社會的經濟歷史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1987年的中國社會剛剛邁出改革開放的一小步,還處於計劃經濟占主導地位的時期,社會自由經濟條件以及開放程度與現在根本無法相提並論,那樣的一個社會經濟環境對一個象藍宇一樣面臨四年大學生活而身無長技、身無分文的16歲少年來說根本就是無路可走,當時中國社會的經濟環境根本不能給他提供任何其他解決自己四年大學的學習和生活所需費用的方式。而且從後來的描寫中也可以看出藍宇從不曾有用自己的肉體換取金錢的主觀意圖。因此,對那些細枝末節的毫無必要的追究不能作為否定藍宇人格純潔性和完美性的根據。相反這樣的描寫更加映襯出藍宇的純真人格,同時也真實地再現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像這樣對當時社會歷史環境體會和理解的缺乏而導致的錯誤認識在影片中還不只一處。總之,對中國社會的歷史與現狀以及發展進程缺乏感性認識和瞭解是導致《藍宇》組創人員對原著缺乏全面的理解和把握的主要原因。
不可否認,影片《藍宇》是成功的,也是具有時代意義的。它是中國第一部真正意義上反映邊緣人群情感生活的影片。它真實地反映了一段純潔真摯的同性愛情,澄清了長期以來廣大人群對同性愛情的錯誤印象,使社會對同性愛情有了一個新的正確的瞭解和認知。這對消除社會歧視,促進社會對邊緣群體的理解、寬容、認同和接納,使他們得到本該得到的平等和自由,加快社會的民主文明進程是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的。但是,如果影片的組創人員能更好地理解和領會原著作者的寫作意圖,把握當時中國的社會現實和原著的社會歷史價值,在刻畫和表現主人公動人情感的同時,有目的地著重反映當時社會現實和歷史進程的話,這部影片的價值將遠遠超出它現有的價值。那將是一部完美的具有劃時代意義和價值的宣言性作品。從這個意義上看,影片《藍宇》只是表現出了原著《北京故事》不斐價值中的一小部分,其深刻的現實意義和歷史價值還沒能被成功地發掘和反映,實數可惜。
歡迎光臨 UT男同志論壇 (http://jdlog.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